司马迁祠位于芝川镇高岗上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,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,历代皆有重修,尤以清代规模为最,形成了沿至今天的格局。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,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,层层上升,共九十九级,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,自下而上,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。司马迁祠墓东眺黄河,西枕梁山,芝水伴绕,绿树掩映。
走进司马迁祠,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司马迁祭祀大道两旁的十二本纪景观园,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,分为五帝文化、夏文化、殷文化、周文化、秦文化(包括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)、楚汉文化(包括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)、吕后文化、文景之治文化(包括孝文本纪和孝景本纪)、武帝文化九个景观区。景观园区以直观明了的石雕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,配以景观小品、文字及绿植,各部分既自成一体,又相互贯通。游览十二本纪景观园,可以使人徜徉于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,感受祖国的古老文明。
广场上的司马迁铜像矗立眼前,厚重的花岗岩基座把司马迁塑像高高挺起,塑像用青铜铸造而成,高十二米,寓意《史记》中的十二本纪。重二十六吨,合五十二万两,寓意《史记》共有五十二万字。塑像融写实与写意为一体,韵势兼备,气满神真,面部清瘦睿智,造型传神达意,表现了司马迁刚直不阿、幽而发愤、秉笔直书的精神和气节,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庄严和肃穆。
移步前行,祠下伴绕着一条小河,古名陶渠。因汉武帝当年在此采到灵芝草而改名“芝水”。芝水上有一石拱桥,为杨虎城将军1936年所建,名曰“芝秀桥”。跨过芝秀桥,迎面一座古牌坊,匾书“汉太史司马祠”,款题“光绪十二年夏四月榖旦,钦加同知衔特授韩城县正堂加五级纪录十次王增琪重修”。
穿过木牌坊拾级而上,高台上是一座三开间的大门,额题“汉太史司马迁祠墓”,为启功所书,这座大门20世纪70年代从古城里的东寺迁移到这里。
跨过大门踏上沧桑的司马古道。司马古道也称“韩奕坡”,是古代韩城通往长安的唯一国道。现在路面已经凹凸不平,但它见证了久远悠长的过往时光,行走其上,仿佛还能听到那久已远去的车轮声。
古道的右侧,是又一座木牌坊,上书“高山仰止”,为韩城书法家强汉三所书。牌坊下就是通往祠墓的“朝神道”,为清代韩城县令翟世琪发动附近百姓所建,共五层九十九级台阶,九为数之极,以最高规格来对待司马迁,表达了百姓的无比敬仰。
“朝神道”第三台上建有一座山门,上书“史笔昭世”,为韩城书法名家杜穆生所书。第四台上是一座砖砌山门,阳刻翟世琪题写的对联:“圣人光道统,汉史竟经文”。登上第五台地,是祠墓的院落。门额大书“太史祠”三字,古拙苍劲,雄气逼人。
登完九十九级台阶,来到祠院门口。在这里,可以东眺滔滔黄河像一条绸带一样向南飘去。祠院内古柏参天,青烟袅袅,坐西面东为三间献殿和三间寝殿。献殿正中有石雕供桌,供桌两旁有联:“史学传千古,神威镇一峰”,上“文史祖宗”的牌匾道出了每个人的心声。像看到黄帝陵“人文初祖”的牌匾一样,这心声源自每个人虔诚的灵魂震颤。两边楹联为“刚直不阿,留得正气凌霄汉;幽而发愤,著成信史照尘寰”,这是司马迁的后裔所献立。上联赞扬他不畏强权,为李陵辩护;下联歌颂他发愤著书,全力撰写《史记》。《史记》是“二十五史”之首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穿过献殿,寝宫里供奉着司马迁塑像。这尊塑像,司马迁身着红袍,长须飘拂,双目平视,神态坦然。细微处头颈稍侧,北望着10公里外的苏武墓。
祠墓区内有60多通石碑,多为历代重修的记事碑和文人墨客的吊咏刻石,当中有三通最为有名,一是梦碑,二是河渎碑,三是郭沫若题碑。
司马迁墓在祠的寝殿后面,为砖砌圆形,高2.15米,周长13.19米,系元代修建。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和花卉图案16幅,墓顶古柏一株,树分五枝,枝干苍劲,盘若蛟龙,如巨伞护盖。墓前竖立着石碑,上刻“汉太史司马公墓”,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。
在景区,还有史记大讲堂、铁笔写春秋、巨著惠万代、千秋太史公、史记纪念馆、究天人之际、风追司马廉政教育等展览室,记录着司马迁伟大的一生,彰显着《史记》多领域的时代价值。此外,司马迁祠一侧还有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园和扶荔宫遗址。
司马迁以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不朽的旷世业绩,受到人们的敬仰。历朝历代,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在这里扼腕凭吊,然后谱写新的历史。每年清明节,司马迁后裔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,十里八乡的百姓也纷纷加入其中,成为沿袭千年的民俗传统。黄河之滨、梁山之麓的『司马迁祠』已成为了华夏儿女心目中的“文史圣域”,繁花锦绣,绿树成荫,史圣发愤著书、自强不息的意志和精神在这里继续传承、绵延不绝。